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,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历史的厚重,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救济院,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敬意,它不仅仅是一个机构的名称,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,一座城市的记忆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恩平市人民医院的前身——恩平县救济院,探寻那段尘封的往事。
恩平县救济院,始建于1937年,原址位于恩城镇中山中路74号。这个看似普通的地点,却见证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。1940年,恩平县卫生事务所成立,同年11月26日,恩平县卫生院也应运而生。虽然地址相同,但三套牌子,彰显了其独特的地位。
1949年9月,县人民政府接管恩平县救济院,成立恩平县人民政府卫生院。1950年2月,经恩平县人民政府批准,恩平县人民医院正式成立。1958年11月,恩平县与开平县合并,医院随之更名为开恩县恩城人民医院。1961年3月26日,恩平县恢复,医院也随之恢复为恩平县人民医院。1994年,恩平撤县设市,恩平县人民医院更名为恩平市人民医院。
从救济院到人民医院,这个名字的变迁,见证了恩平市人民医院的成长与蜕变。它从一个简单的卫生机构,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急救、预防、保健、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。
恩平市人民医院的变迁,就像一部历史长卷,记录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。1984年,在各界人士的捐助下,医院在秀丽的鳌峰之麓南山坡下重建。1989年,医院迁至现址,原址改为分部门诊部。现址占地面积130亩,建筑面积2.74万平方米,业务用房面积2.72万平方米。
改革开放以来,恩平市人民医院在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,在各界人士的热情支持下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全院上下团结进取,锐意开拓,逐步将医院建成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康复、预防、保健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爱婴医院。
医院设有360张病床,在职人员544人,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人,中级专业技术人员92人,江门市名中医一名,市管拔尖人才一名,广东医学院兼职正、副教授19名。门诊量为每年31万多人次,并担负着9000多人次的住院诊疗工作。
医院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,能够开展二甲医院必备技术项目及开展三甲医院部分高、精、尖技术项目。如:冠脉介入、心脏起搏器植入、关节置换、腹腔镜手术等。
恩平市人民医院的前身——恩平县救济院,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关爱弱势群体的重任。在解放前,救济院几经战火洗礼,解放后院务几番复兴,初时改为卫生所;1954年改为卫生院;1958年正式定为恩平市人民医院。
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关注弱势群体,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。医院设有内、外、妇、产、儿、五官、急诊、门诊等10多病区和十三个辅助科室,门诊量为每年31万多人次,并担负着9000多人次的住院诊疗工作。
医院还承担着恩平市爱婴医院、恩平市120急救指挥中心、胸痛中心及卒中中心、恩平市危重孕产妇、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任务,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恩平市人民医院的前身——恩平县救济院,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风雨历程。它从一个简单的卫生机构,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急救、预防、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,为恩平市乃至周边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救济院的传承,不仅仅是一座医院的变迁,更是恩平市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。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,传承这份精神,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。